首页 笑话故事 正文

领导人是怎样练成的 毛主席是怎么炼成的(二):从一大到三大

毛主席是怎么炼成的(二):从一大到三大

原创 罗辑

在《毛主席是怎么炼成的(一)》中,我们讲了毛主席前28年的经历,从1893年到1902年,是毛主席幸福的童年;从1902年到1910年,是毛主席在父亲管教下的耕读岁月;从1910年到1918年,除中间当过半年兵和自学一段时间外,其他时间,可以看成是毛主席的外出求学期;从1918年到1921年,是毛主席的人生道路探索期。总结起来就是,求学和探索期。

接下来的文章,我们将讲讲毛主席从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的经历,即从建党到建国的这段时期。这28年特别重要,所以,我们会分成多个阶段来写。其中,第一阶段是,毛主席从1921年参加党的一大到1927年秋收起义前的经历,这是毛主席确定人生道路之后的一段重要的成长期,而这段时期,和前28年一样,也容易被人忽略,因为1927年之后,可以看成毛主席的内部创业期,而在此之前,则是典型的职场成长期。

这个职场成长期,又分成三个阶段:国共合作之前、国共合作蜜月期、国共合作危机及破裂期。这篇文章,讲的是,国共合作之前,也就是,从中共一大之后到中共三大之前,毛主席的经历。

1921年召开的一大,宣布了我党的正式成立,当时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当时选出的领导班子是,以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毛主席没有进入核心领导层,只能算是党的创始成员,因为他在会上只有一次简短的发言,不像其他人那样高谈阔论,所以不是特别引人注目。但他一开完会,就立即投入到行动中去。

毛主席觉得党需要一个加强理论学习和宣传的公开场所,便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创办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学,到1923年11月,军阀兼省长赵恒惕以“所倡学说不正,有害治安”的罪名封闭了湖南自修大学,这时,自修大学及附设补习学校已经培养了来自湖南三十四个县和外省四个县的二百多名青年。

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同时,毛主席着手组建湖南地方党组织。湖南党支部成立后,毛主席着手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为了接近工人,他脱下长衫,换上粗布短褂,赤脚穿了草鞋,到工人聚集的地方去,同他们做朋友。先后在第一纱厂、电灯公司、造币厂、黑冶炼厂,以及泥木、缝纫、印刷等行业中吸收一些先进分子入党。在学生中,首先是在自修大学、第一师范、商业专门学校、第一中学、甲种工业学校等基础较好的学校发展党员,有的学校还建立了支部。毛主席还两次到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建立党支部。两次到安源煤矿了解情况,并于1922年2月成立了中共安源支部,由李立三任书记,是湖南党组织领导的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郭亮、陈昌、夏明翰、蒋先云、毛泽民、杨开慧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

湖南自修大学和湖南地方党组织建好之后,毛主席完成了人才储备,接下来就是执行一大提出的中心任务:搞工人运动。

在湖南从事工运,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争取湖南劳工会。这是个在湖南工人中较有基础而又受无政府工团主义影响的工人团体,1920年11月20日在长沙成立,主要创始人是黄爱和庞人铨,会员约七千人。劳工会拥有不少群众,黄、庞二人在工人中也有相当威信。要把他们争取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毛主席首先仔细了解和分析了劳工会的情况,从中看出一些有利因素。如:黄爱、庞人铨都是五四运动、驱张运动中的激进分子,为人正直,纯洁;黄爱还先后受过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是在征得陈独秀的支持后由沪返湘组织劳工会的。劳工会领导第一纱厂工人反对省政府把纱厂租给华实公司的斗争遭到失败,正需要人帮助指导。

于是,毛主席从帮助黄爱、庞人铨入手,指定专人同黄、庞联系,还多次约他们恳切交谈。经过毛主席的努力,湖南劳工会成功改组,之后组织了长沙纺织工人罢工。这次罢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事后遭到了赵恒惕的报复,黄爱、庞人铨惨遭逮捕并被秘密杀害。毛主席不甘示弱,马上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追悼黄、庞,抗议赵恒惕摧残工运罪行的活动,把赵恒惕置于舆论上的极不利地位,迫使赵恒惕有所收敛。

有了湖南劳工会的经验后,毛主席又指派党内干部,先后组建了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除路矿等方面的一部分产业工人外,湖南省会长沙主要是手工业工人聚集的城市,行业很多,工人多达十万人。毛主席领导湖南党组织先后组建了长沙泥木工会、长沙人力车工会、长沙笔业工会、长沙理发工会、长沙缝纫工会、长沙铅印活版工会等。从1922年下半年到1923年初,先后领导发动了安源路矿、粤汉铁路、水口山铅锌矿和长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大罢工,掀起了湖南工人运动的高潮。

其中,最成功的是安源工人大罢工。在大罢工之前,毛主席先后四次去安源,作了周密的调研、安排和部署,直到第五次来安源,毛主席和蒋先云、朱少连等分析安源斗争形势,一致认为罢工时机已经成熟。接着又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罢工方案。毛主席提出了“哀兵必胜”的策略,以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孤立分化路矿当局。九月十四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为工人总代表。罢工宣言提出十七项政治和经济要求。根据毛主席的意见,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经过五天的激烈斗争,工人俱乐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安全胜利”。

1922年10月,紧接安源罢工胜利之后,毛主席又发动和领导了长沙六千多泥木工人的罢工斗争,泥木工人经过二十天罢工斗争,同样取得完全胜利。

经过两年工人运动的锻炼,毛主席已经成长为一个老练的革命家。在斗争实践中,他依靠组织和群众,培养骨干,注重策略,利用矛盾,争取舆论,以合法斗争掩护和配合非法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后来毛主席身上表现出来的出色的领袖才干,这时已初见端倪。他领导的湖南工人运动,罢工十次,胜利及半胜利九次,失败一次,“大引起社会之注目”,同时也获得党内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在中共三大上总结二大以来中央和各地区工作时,曾这样说:“就地区来说,我们可以说,上海的同志为党做的工作太少了。北京的同志由于不了解党组织,造成了很多困难。湖北的同志没有及时防止冲突,因而工人的力量未能增加。只有湖南的同志可以说工作得很好。”

以上就是毛主席从中共一大之后到中共三大之前的工作履历,毛主席在党成立仪式上的第一次亮相,算不上惊艳,所以没有取得核心领导岗位,但是,毛主席丝毫不在意这些,而是在实干中证明自己。

在其他人嘴上说得很好,实际行动一筹莫展的时候,毛主席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他深知“要做事,先招人”的道理,通过自修大学和地方党组织,把一批非常优秀的人凝聚在自己身边,同时,毛主席做事极讲策略,于是取得了“罢工十次,胜利及半胜利九次”的巨大成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年,毛主席虽然做了一系列成功的事,但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成功之道。如果换成其他人,在当时党的领袖陈独秀都说,只有湖南的同志做得很好,其他地区的同志都很差的情况下,这位被表扬的同志早就翘上天了,但毛主席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他仍然在反思总结,这条路对不对。别人是失败了还不反思,毛主席则是成功了还在反思,他担心他的方法不究竟。

事实也是这样,他为什么能够成功,这里面是用了一些取巧的策略的。

比如说,第一次湖南劳工会组织的长沙纺织工人罢工,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黄、庞两位领导者被杀了,为什么被杀呢,因为纺织工业在当时的湖南占据主导地位,而第一纱厂是湖南第一家近代机器棉纺企业,是赵恒惕重要的钱袋子,有人动了他的钱袋子,他当然要严厉报复。

反观安源煤矿,不为一方势力所独有,而是多方利益的交汇点:安源煤矿在江西的地盘上,同时,靠近湖南,江西人在里面当经理;但是,安源的煤是要运到湖北的汉冶萍公司供其使用的,所以,湖北的汉冶萍公司拥有其管辖权;湖南人地位比较低,只能在里面当工人。现在要组织罢工,为工人争取权益,湖北作为较大的利益方,鞭长莫及;江西只是拿管理费的,不想替湖北出那么大力,所以,没那么积极;湖南则是乐见其成。搞清楚了这些利益关系,只要声势搞得足够大,任何人想镇压,都要付出代价,那么,就没人镇压了,只能向工人妥协。

其他的成功罢工,也都差不多,都是精心准备,然后,利用敌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切入,配合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迅速取得胜利。后来,毛主席搞农村革命根据地,思路也差不多,都是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配合己方一系列正确的策略,从而生存下来。

但是,搞工人运动和搞农村革命根据地,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工人太少了,如果需要很苛刻的条件,才能胜利,那符合条件的工人运动搞不了多少,这股力量,是不足以取得革命胜利的,更重要的是,你搞来搞去,自己的力量没有增加多少,敌人的力量却基本没有削弱,敌我力量的对比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反观搞农村革命根据地,因为农村和农民太多了,再苛刻的条件,也能找到一大堆地方,可以建立根据地,更重要的是,根据地是有武装力量的,只要不断打胜仗,我方的势力就会增强,敌方的势力就会削弱,直到有一天压倒对方,这才是胜利的根本之道。

不过,那时的毛主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甚至到了1923年,他在回复恽代英在建议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去搞一搞的时候,他认为,现在城市工作还忙不过来,怎么顾得上农村呢。当然,毛主席是不可能忽略农村和农民的,在1923年6月的三大上,毛主席指出“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可是满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他还和谭平山起草了一份《农民问题决议案》,但是,当时的他,因为工人运动搞得太成功,在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局秘书,成为了仅次于陈独秀的党中央的二把手,所以,他确实没有时间去实施自己的方案。直到1924年12月,他才有机会深入考察农村,并从事农民运动,再后来就是1925年12月1日,写成了那篇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代表他确信农民才是中国革命的力量之源,而直到1927年10月,他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算向真正的成功之道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毛主席后来为什么对自己“把重点放在农村和农民身上”的道路那么自信,就是因为他真的探索过,他在城市, 他在工人身上已经做到了极致,结果发现,我党在城市的力量太薄弱了,仅仅靠工人的力量还是不行,他才排除了这个选项。其他人只是盲目学习苏联,然后,从理论上证明,农民局限性太大,工人一定比农民更适合革命,城市才是关键,农村意义不大,但他们没有试过,或者试得很浅,深度不够,所以,无法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认知,只能玩玩文字游戏罢了。

最后,我们再谈一点,毛主席在发展工人党员和搞工人运动的过程中,还完成了自身的一次蜕变,那就是从身份认同上,从知识分子变成了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这个转变看似简单,却是无数知识分子终其一生都过不去的坎儿。毛主席在1942年5月2日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这就是毛主席,他人生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深刻的自我反思甚至自我否定,从而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我们不可否认,毛主席的天赋是极高的,但党内,天赋很高的人还有很多,但不少人都像流星一样闪过,为什么,因为,人和人的差距,本质上不是起点的差距,而是进化速度的差距。如果不深入研究,很多人好像觉得,毛主席有那么几年什么都没做,突然就变厉害啦,但仔细一看,他没有一分一秒的浪费,一直都在积累,在磨练,而当他回头一看的时候,那些曾经和他并肩的人,已经被他远远地落在了身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毛主席的成长史,就是因为,毛主席用他的人生,为我们指明的,是一条踏踏实实的看上去很慢但实际上最快的进化之道。

刘少奇:靠什么实现从木匠到国家主席的逆袭

刘少奇是木匠出身,对木工活儿喜好又非常熟练,可以说是通晓木工活儿。

195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中南海迎熏亭正在修缮,刘少奇从此经过时,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他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和大家一起干了起来。

刘少奇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木匠成长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卓越贡献的伟人,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高远的学习志向和一生秉持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精神。

刘少奇一生超爱学习,就连嗜书如命的毛泽东也称赞刘少奇的学习精神。当有人问起毛泽东为何始终要坚持学习的时候,毛泽东笑了笑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很明显这就是对刘少奇学习精神最大的称赞了,当刘少奇得知毛泽东这样夸奖自己的时候,受宠若惊,也十分谦虚地回复毛泽东:“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 ”。

作为终身学习、酷爱学习典范的毛泽东,尚且如此评价刘少奇,由此可见刘少奇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非同一般。

刘少奇是一个超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并且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形成属于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并逐渐成长为领导者,直至当到国家主席。

01

痴迷式学习

刘少奇自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先生所讲述的四书五经他忘情聆听,恨不得将所有知识吸收。哪怕是课余时间,刘少奇也会用来读书,手不释卷的习惯慢慢养成。因刘少奇排行第九,又常常到处找书借书,手不释卷,于是大家送了他一个外号:“刘九书柜”。

刘少奇经常到一个同学家中去看书,在一个冬天同学的父亲担心刘少奇会被冷到,所以专门给刘少奇弄去一个火炉,为他取暖,当时刘少奇看书过于入迷,以至于自己的鞋子都被火炉烧坏了,还浑然不知,一直到屋内充满烧焦的味道后,刘少奇才察觉到了不对,仔细观察之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的鞋子被火炉给烧坏了。

这件事情后来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刘少奇也因此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名气,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将来必定会成大气候。

02

疯狂式学习

少年时期的刘少奇由于读书过于入迷,所以晚上睡觉之前也会看书,当时刘少奇正在长身体,母亲担心眼睛过度劳累,对刘少奇的视力会产生影响,所以每天晚上只准备小半盏油灯给刘少奇读书,油灯点完之后,刘少奇就该睡觉了。

为了能够多读书,刘少奇很快就找到了破解母亲这个手段的办法,他在每天睡觉之前,会先拿着书去工坊旁边,借助工坊的微弱灯光看书,等到下半夜,再回到家中,用母亲留给自己的小半盏油灯继续学习。

在旁人眼中,刘少奇读书已经到了“癫狂”的程度。刘少奇正是靠着“疯狂”的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为日后刘少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专心式学习

早年求学期间,刘少奇一直把学习抓得很紧。

曾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与刘少奇两度同窗的肖劲光回忆说:“到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后,少奇同志当时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上。”“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到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

04

休息式学习

延安时期的刘少奇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从未放松过读书学习。他多年来养成了经常读书学习到深夜的习惯,同志们看他太累,劝他注意休息,他风趣地说:“看书是最好的休息。”

看出了同志们的不解,刘少奇笑呵呵地解释道:“比方说,工人们工作了一天,看会儿书算不算得上休息?你打了一天的仗,看看书换换脑子算不算得上休息?”

同志们当即回答道:“你这么说不对,你是一个脑力工作者,看书当然算不上休息了。”

刘少奇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工作时用的是一部分的脑子,看书的时候用的是另一部分脑子,可以交替着休息嘛。”

刘少奇的这番话让同志们无言以对,只得听之任之了。

05

写作式学习

“多写文章也能帮助读书。”这是刘少奇身体力行的经验之谈。

刘少奇主张不仅要阅读而且要勤动笔,因为多写文章能够帮助读书。他说:“领导干部不但要学习写理论的文章,而且要注意写现实性的文章。写文章也是你们学习好坏的标准之一”。他强调,要熟悉马列主义,“不是看一遍书就行,而是要不断地学,直到能够运用,有能力看出别人用得对不对。那时,写东西就自由了。”

在写文章方面,刘少奇更是率先垂范,他对马列著作熟稔于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多达数百万字,迄今编辑出版的虽只是一部分,但也相当可观。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刘少奇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被称为“培养合格的成熟的共产党员的教科书”,同时在国际社会上也产生很大影响,这篇著作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国外发行,被称为共产党的“东方圣经”。

06

结合式学习

刘少奇作为党内公认的理论家,是勤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光辉榜样,他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更善于把这两方面的学习结合起来。

刘少奇既重视理论的作用,又特别反对空谈理论,主张要把一般的原则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结起来,做到一般原则与具体问题的统一。

刘少奇认为一般性的理论与具体的现实问题应是这种关系:“当我们解释一般的原则之时,就应该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结起来,当我们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之时,就要提高到原则的高度。这样才能使一般原则与具体问题统一。”

因此,刘少奇虽然重视理论的作用,但他从不机械地、教条式地使用抽象的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而是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把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并用理论指导实践。

今天发布的是我撰写的“做人做事智慧‬ ”系列文章的第174篇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多思多想 ”将与您分享更多的做人做事方面的人生感悟

相关问答

这段名为《 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 》的动漫视频,引起网友热议...

[最佳回答]A.成分残缺,“除了”前加“中国民众”;B.语序不当,应为“对今日中国恰逢其时”;C.正确;D.“我们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为代价”句式杂糅;故选:...

【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中在谁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

[最佳回答]是朱赫来,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朱赫来便会及时地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

窦铁成:“工人教授” 是怎样炼成的 ?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工程,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就要用不同的办法来施工,可以说每个工程都要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将知识、技术创...

《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引导主人公走上革命道路的人是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个人物。这位健壮有力的革命战士,久经狂风巨浪的波罗的海舰队水兵,1915年就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对年轻的锅炉...

特朗普,美国史上“网瘾最重”的总统 是怎样炼成的 ?

我美国使馆开通了推特。容易直面民众的领导人,在西方社会更受欢迎。以前是演讲,比如希特勒就是通过演讲上台,台下面的民众实际上听了是服气的,他们觉得领导...

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89章主要人物?

义国家的支柱产业。他们在恢复铁路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工人、农民和青年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作为青年领袖,保尔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建设强大的社会主...

奴才 是怎样炼成的 ?

人类现在很强大,与其他物种的差距,说可以傲视群雄好像也是可以的。但是!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就弄得好多国家都一地鸡毛了!所以,人在自然的面前,是没有那么...

企业 领导人 一味追求执行力是种什么心态?

企业领导人一味追求执行力,其心态是:自信——我的想法、说法、做法都是正确的,你们不要议论,不要怀疑,按我的意思执行就好。担当——我安排的事情,出了问...企...

从“选官制度”的起源说起,聊聊先秦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根据史书记载,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在史前期主要是原始的民主选举制,到夏...

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多林尼克?

多林尼克,是糖厂的木匠一,布尔什维克。革命前,他在示威游行中向士兵们演讲,号召他们支持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在向佩特留拉的哥萨克中间散发传单时被捕入狱。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