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典故解析
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乐不思蜀”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它的原意是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来用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1。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24。
三国时期的背景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14。
刘禅的投降与生活
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24。
司马昭的试探
司马昭对刘禅的行为感到惊讶,认为刘禅的无能和乐不思蜀的态度可能是因为他在假装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司马昭决定试探刘禅的真实想法。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刘禅并没有表现出悲伤或怀念故国的情感,反而高兴地拍着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样子35。
刘禅的回答
司马昭故意讽刺刘禅说:“怎么样!在这里过的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呢!”司马昭听了以后,在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掉!”35。
成语的流传与影响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刘禅的个人性格和行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和爱国精神的重视。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典故,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了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去的人12。
结论
总的来说,“乐不思蜀”的典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它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观。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教训,认识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任自己,而要志存高远,并不懈地为之奋斗6。
相关问答
乐不思蜀的典故 主人公是谁[回答]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于《三国志》,《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三国的历史,这个典故是主人公是后主刘禅,在《三国志·蜀书·...
详细讲一下" 乐不思蜀 "的主要人物与 典故 _作业帮[回答]乐不思蜀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乐不思蜀的 故事_作业帮[最佳回答]乐不思蜀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乐不思蜀 成语故事讲了什么?刘禅享乐不思蜀(比喻忘本) - 探秘志2021年01月23日乐不思蜀是我们日常经常会使用到的成语,本来的意思是指快乐的不想念蜀国,我们现在用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很快乐,不想再回到以前的环境中的情形,同时...
乐不思蜀的典故 来历?乐不思蜀的典故来自于中国的历史故事,源于三国时期的蜀汉。当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因为忧虑国家内外的事情而不停地思考和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享受生活。他...
乐不思蜀的 简要概括?三国后期,蜀汉皇帝刘禅昏庸无能,魏国派兵攻打蜀汉,蜀汉将士还在抵抗刘禅却投降了魏国,带着一些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忘...
乐不思蜀的 成语故事?《乐不思蜀》故事是:公元263年,蜀国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后,被魏元帝封了个无实权的“安乐公”,并命他迁居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国的实际掌权人司马昭为了...
刘备 乐不思蜀 是怎么回事?刘备乐不思蜀是孙权为讨要荆州而使用的美人计。刘备年愈五十岁,新娶了孙权妹妹孙尚香,而孙尚香年芳二八,正是妙龄少女,刘备陶醉在新婚燕尔之中。以这种方式...
乐不思蜀 真实存在吗?乐不思蜀这一历史典故是真人真事。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
成语故事 乐不思蜀 _作业帮[最佳回答]刘阿斗最大的悲哀,不在于蜀国灭亡,自己的快活皇帝当不成,而在于后人对他的不理解.史书基本上把他描绘成了一个昏庸无能、贪生怕死的人.刘禅投降后,...